今日(10月14日),百時美施貴寶宣布其“雙免疫聯合療法”納武利尤單抗聯合伊匹木單抗的上市申請已獲得中國國家藥監(jiān)局(NMPA)批準,用于一線治療不可切除或轉移性微衛(wèi)星高度不穩(wěn)定性(MSI-H)或錯配修復缺陷型(dMMR)結直腸癌患者。根據百時美施貴寶新聞稿介紹,這是該適應癥在全球范圍內首次獲批,也標志著該公司在中國實現藥物新適應癥的“全球首發(fā)”。
結直腸癌(CRC)是發(fā)生在結腸或直腸的惡性腫瘤,這兩個器官均為人體消化系統(tǒng)的一部分。當DNA復制過程中負責修復錯配錯誤的蛋白質缺失或喪失功能時,即會出現dMMR表型,從而導致MSI-H腫瘤。公開資料顯示,大約5%~7%的轉移性結直腸癌患者有dMMR或MSI-H腫瘤,他們不太可能從傳統(tǒng)的化療中獲益,通常預后較差。
伊匹木單抗是一款CTLA-4抗體,納武利尤單抗是一款PD-1抑制劑。2024年3月,該雙免疫治療組合被CDE納入突破性治療品種。同月,該雙免疫治療組合被CDE納入優(yōu)先審評,用于一線治療結直腸癌。這也正是該聯合療法本次獲批的適應癥。
根據百時美施貴寶新聞稿,本次獲批是基于CheckMate-8HW研究結果。2024年1月,百時美施貴寶在美國臨床腫瘤學會 (ASCO)消化腫瘤研討會上口頭報告了該研究的最新數據。這是一項3期隨機、開放標簽研究,評估了納武利尤單抗聯合伊匹木單抗(雙免疫聯合療法組),對比納武利尤單抗單藥或研究者選擇的化療方案(mFOLFOX-6或FOLFIRI方案,聯合或不聯合貝伐珠單抗或西妥昔單抗)治療MSI-H或dMMR表型的轉移性結直腸癌患者的療效。約830名患者被隨機分配至納武利尤單抗單藥治療組、納武利尤單抗聯合伊匹木單抗治療組或研究者選擇的化療方案組。
根據盲態(tài)獨立中心審查(BICR)評估,雙免疫聯合療法在主要終點無進展生存期(PFS)方面顯示出具有顯著統(tǒng)計學意義和臨床意義的改善:與化療相比,在一線治療中,用于經中心實驗室檢測確認的MSI-H/dMMR表型的mCRC患者,降低了79%疾病進展或死亡風險。
此外,雙免疫聯合療法組的PFS改善從大約三個月時就開始出現,并貫穿始終。聯合治療組的中位PFS尚未達到,而化療組為5.9個月。在所有預先設定的亞組中觀察到一致的PFS獲益,包括具有KRAS或NRAS突變的患者,以及基線有肝、肺或腹膜轉移的患者。聯合療法的安全性特征與此前報告的數據一致,在既定研究方案下可控,未發(fā)現新的安全信號。
目前,CheckMate-8HW研究仍在進行,以評估第二個雙重主要終點,即所有治療線數中接受雙免疫聯合療法的患者對比納武利尤單抗單藥治療的PFS;同時還將評估次要終點。
信息來源:醫(yī)藥觀瀾